他叫埃里克·维纳(Eric Winer)。
作为一名医生,Winer是个Winner:他是世界著名肿瘤专家、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在乳腺癌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他同时也当了一辈子的病人,与血友病、艾滋病、丙肝三大顽疾缠斗一生,更是当之无愧的Winner。
埃里克·维纳教授 | 图片来源: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官网
埃里克·维纳(Eric Winer)博士
· 哈佛大学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女性肿瘤科首席专家
· 苏珊史密斯女性肿瘤中心-乳腺癌中心主任
· 临床策略首席专家
· 汤普森乳腺癌研究基金主席
埃里克生于1956年,13个月大时,被诊断出患有血友病。当时,血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不到20岁。由于体内缺少凝血因子-VIII因子,埃里克的手肘、脚踝等关节处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出血。12岁之前,他几乎每年都有一半时间要请假去医院输注血浆。
幸运的是,在他12岁时,血浆冷沉淀和VIII因子浓缩剂相继出现了。从此,他只要自行隔天输注一次VIII因子浓缩剂预防出血就行了。
正是这时,因医学进步而获益的埃里克,萌生了当医生的念头。经过一番周折,埃里克终于在耶鲁医学院圆了他的医学梦。毕业时,他27岁。
然而,另一个噩梦,又降临到他的生活。
1981年,美国疾控中心首次报道了艾滋病。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这种病是什么。
由于治疗血友病的VIII因子浓缩剂是一种血液制品,来自于捐献者的血液。而部分捐献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使得这一可怕的疾病被传染给了一些血友病患者。1979年至1983年期间,美国大约有1万人因输注了受污染的血液制品而感染了HIV。
很不幸,埃里克就是其中一个。
确诊HIV感染时,埃里克的第一个孩子刚好出生。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症状,如长皮疹、持续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等。那时还不能检查HIV的病毒载量,只能通过测量CD4数来判断HIV的进展。正常人的CD4数应该在400,若低于200便可认定为HIV感染。埃里克的CD4一度只有190。
当时全社会对艾滋病充满了歧视和恐惧,作为一名父亲,埃里克不敢向人说起自己感染了HIV,甚至不敢提自己患有血友病,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血友病患者容易感染HIV。
那时,他在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谋得一份工作,并承担了一项可能持续5-10年的临床研究。他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中:“可能研究没做完我就死掉了吧,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好在,他热爱的医学再次给了他希望:90年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出现,让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使他们的寿命大大延长。
命途多舛,丙肝接踵而至
在那段时期,丙肝是血友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血液传播也是主要源头。
不幸的是,1992年,埃里克的丙肝病毒检查结果呈阳性。此后十多年里,他一边用干扰素和病毒唑治疗,一边坚持工作,但每每刚完成治疗,病毒又卷土重来,严重的副作用让他几乎难以忍受。在治疗丙肝期间,埃里克还出现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胃出血,好在这一切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2008年后,埃里克的丙肝得到治愈,经过手术消化道出血也好了,HIV也完全得到了控制。自此,他终于在疾病、生活和工作之间找到了平衡。
纵观埃里克博士这段与病魔漫长而艰难的抗争史,除了他自己的顽强外,也离不开一次次医学的进步。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更能感同身受地去帮助自己的患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事业中。
2016年,他在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上获得了“乳腺癌杰出贡献奖”。在演讲中,他公开了自己的患病经历,令在场的无数人落泪。
投身中美远程会诊,帮助中国癌症病人
目前,埃里克·维纳博士不仅在美国多家著名医院供职(包括波士顿儿童医院、伯明翰&妇女医院以及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等),并且,他还通过好医友中美跨境医疗平台,为中国女性肿瘤患者提供远程会诊。
今年4月,一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便在当地三甲医院的好医友国际医疗中心,与埃里克博士进行了远程会诊,获得权威的第二诊疗意见。
三阴性乳腺癌是最凶险的一类乳腺癌,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对常规的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均无效,化疗效果往往也不理想。这名乳腺癌患者的情况正是如此,她此前已用过6种不同的化疗方案,但疗效均不佳,病情持续进展。
埃里克博士通过综合评估后,推荐了三种治疗方案:在PD-L1阳性的情况下,选择阿特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化疗方案,这是FDA新近批准的首个针对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方案;若PD-L1阴性,则倾向于选择艾日布林;在开始系统治疗前,建议先进行全脑放疗,以治疗脑转移。
通过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已有越来越多国内患者获得了包括埃里克博士在内的美国权威专家的多学科治疗方案。好医友也在中美医生和医疗机构间建立了透明、高效的沟通平台,让国内医生及时获取最新、最有效的医学资讯和治疗策略。
随着5G、4K/8K、AI、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相信国际远程医疗服务也将不断升级,更多国内患者将因此受益。好医友“医疗无国界”的愿景也将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