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慢性肾病血透患者,有望迎来创新口服药
内分泌系统疾病 2021-09-13

  近日,针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高磷酸血症状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出炉,数据亮眼。

  发表在美国肾病学会杂志《Kidney 360》上的结果显示:

  在26周治疗期结束时,Tenapanor组患者的平均血清磷水平从7.7mg/dL降低到5.1mg/dL,具有临床意义上的显著改善。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245.jpg

  ▌肾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如何稳定控制?

  高磷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中磷酸盐含量增加,超出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该病通常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很少能早期发现。

  高磷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因为肾脏是主要的排磷器官,当肾功能显著受损时,磷不能充分排出体外。

  此外还有磷酸盐摄入增多、排出减少等原因,如一些含磷缓泻剂或灌肠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化疗等。

  目前,中国成年人中几乎每10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病,而高磷血症又是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一种普遍病症,亟需更好的疗法。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249.jpg

  针对高磷酸血症,当前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一些磷酸盐结合剂单用或者联用。不过,部分患者用药后仍无法稳定控制血清磷水平。

  而持续高磷血症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钙化、加速动脉硬化血管疾病和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更好的疗法来帮助稳定血清磷水平。

  ▌口服NHE3抑制剂:Tenapanor

  Tenapanor是一种首创的口服钠氢交换体3(NHE3)抑制剂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可在肠道局部发挥作用,抑制钠氢交换体3(NHE3)。NHE3是一种在小肠和结肠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表面表达的逆向转运蛋白。

  在治疗便秘方面,该药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表面的NHE3,降低小肠和结肠对钠的吸收,进入肠道的水分增加,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和减轻腹痛。

  而在治疗CKD透析高磷血症方面,Tenapanor主要通过减少旁细胞途径(磷酸盐吸收的主要途径)来降低对磷酸盐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清磷水平。

  在临床试验中,Tenapanor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

  2019年9月,Tenapanor片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便秘性肠易激综合症。

  值得一提的是,该药治疗便秘性肠易激综合症(IBS-C)和终末期肾病透析(ESRD-HD)患者高磷血症的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受理,目前正在进行中。

  ▌磷酸水平降低,慢性肾病患者有望迎来新药!

  PHREEDOM是一项为期52周的长期、单药3期临床研究。

微信图片_20210913111253.jpg

  结果显示:

  1、在26周治疗期结束时,在疗效分析组(n=131)中,Tenapanor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血清磷从基线时的7.7mg/dL降低到5.1mg/dL,具有临床意义。

  2、而在意向治疗分析组(n=248)中,Tenapanor将患者的平均血清磷从基线时的7.4mg/dL降低5.9mg/dL。

  3、从随机停药期开始到结束,在疗效分析组中,Tenapanor和安慰剂之间血清磷水平的估计平均变化差异为-1.4mg/dl。

  4、此外,Tenapanor治疗组中,血清iFGF23、cFGF23相较于基线分别降低了23%和14%。

  整个试验过程中,Tenapanor的安全性良好,腹泻是超过5%的患者报告的唯一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并导致了16%的患者停药。

  截至目前,Tenapanor针对CKD血液透析患者高磷酸血症进行的三项3期临床试验,包括短期单药治疗的BLOCK研究、长期单药治疗的PHREEDOM研究以及联合用药的AMPLIFY研究,均已达到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

  Tenapanor无论是短期、长期、与磷酸盐结合剂联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磷水平。

  降低血清磷水平是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关键之一,尽管采用目前可用的疗法进行积极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磷水平高于目标范围。

  而Tenapanor能很好的帮助患者降低血清中磷的水平,帮助更多患者达到目标浓度。此外,该药只需每日两次,每次1粒,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磷酸盐结合剂结合使用,都能阻止磷的吸收,不仅减轻了治疗负担,还将对患者产生非常有意义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