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痣”可以点吗?会是黑色素瘤吗?那“痣”该如何治疗呢?
医学资讯 2021-09-29

  Ì我这脸上这个痣不好看,长正中间,想去点掉。Í

  Ì诶诶诶,你可别激动了!小心点出黑色素瘤啊!Í

  真的吗?究竟什么样的痣需要引起警惕呢?今天,好医友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a href='http://zhannei.baidu.com/cse/search?s=3220316627732063245&en' target='_blank'><u>黑色素瘤</u></a> (16).jpg

  我们身上的痣,竟然有这么多种!

  老百姓常说的Ì痣Í,在医学上则称为Ì黑素细胞痣Í,又称Ì色素痣Í,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痣可分为普通和不典型,并还有其他几种异型,包括晕痣、蓝痣和S♦itz痣。

  与痣形成有关的因素有:遗传(有形成大量痣的家族倾向)、日晒、皮肤类型(在浅肤色的人群中,痣的数量会更多)等。

  一、获得性黑素细胞痣(♣cq ir‌d ♥‌l♣»˜cytic »‌v  )是临床最常见的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肿瘤,是由于色素细胞在神经嵴到表皮的移动过程中产生偶然异常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

  圆形或卵圆形;

  形态规则、对称且边界清楚;

  色素沉着均匀;

  直径一般小于6♥♥。

  病程常出现在出生6个月后,儿童期和青春期数量明显增加,20多岁时达到峰值,之后随年龄的增长慢慢消退。

  获得性黑素细胞痣(图源:Vi  ♣lDx)

<a href='http://zhannei.baidu.com/cse/search?s=3220316627732063245&en' target='_blank'><u>黑色素瘤</u></a> (5).jpg

  二、恶性黑素瘤(♥♣lig»♣»t ♥‌l♣»˜♥♣)是黑色素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

  组织学分型包括:

  ①浅表扩散型黑素瘤;②结节型黑素瘤;③恶性雀斑样黑素瘤;④肢端雀斑样黑素瘤‍与其他几个变异型⑤无色素性黑素瘤;⑥ ♦itz痣样黑素瘤;⑦促纤维增生型黑素瘤;⑧色素合成型(动物型)黑素瘤等。

  黑素瘤临床分为5期:0期是原位(上皮内)黑素瘤,Ⅰ期和Ⅱ期是局部侵袭性皮肤病变,Ⅲ期是区域淋巴结病变,Ⅳ期是远处转移病变。

  多数Ⅰ期薄层黑素瘤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望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并且很可能获得治愈;而Ⅱ-Ⅳ期的黑素瘤很可能发生转移,所以预后较差。

  如何鉴别恶性黑色素瘤和色素痣?

  一切可疑色素性皮损都应接受皮肤镜检查,该技术可以提高临床诊断黑素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皮肤镜诊断方法主要有:模式分析法、ABCD法、M‌»zi‌ 法和7分列表法、CASH诊断法及3分测评法等。

  目前临床常用的ABCD法评分:

  A:不对称(A y♥♥‌try),使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将皮损平分,对称为0分,一条轴线两侧不对称为1分,在两条轴线两侧不对称为2分。

  B:边界不规则(B˜rd‌r irr‌g l♣rity),评估皮损和正常皮肤之间的边界是否存在突然中断的情况。可以把皮损看成一个馅饼,分成8份。每个出现色素突然中断的部分记1分。因此,边界评分范围是0-8分。

  C:颜色斑驳(C˜l˜r v♣ri‌g♣ti˜»),皮损内出现以下6种颜色之一记1分:白色、红色、浅褐色、深褐色、蓝灰色、黑色。颜色评分范围是1-6分。

  D:结构(D‌r♥˜ c˜♦ic  tr ct r‌ ),存在以下5种结构之一记1分:色素网、无结构区域、树枝状条纹、点状条纹、球状条纹,得分1-5分。

  各项的得分乘以加权系数后相加得到最终皮肤镜分数(TDS)。

  TDS=(Aℜ1.3)+(Bℜ0.1)+(Cℜ0.5)+(Dℜ0.5)

  TDS<4.75为良性;TDS为4.75~5.45之间是可疑皮损,需密切随访或切除活检;TDS>5.45高度怀疑恶性黑素瘤。

  民间点痣,真的可信吗?

黑色素瘤1.jpg

  Ì点痣Í通常都是使用强酸、强碱性药水来处理,有些美容院会使用电离子笔来治疗。

  而这样的治疗通常容易复发,也会留下疤痕,并且有可能弄巧成拙,恶性黑素瘤被当成Ì痣Í给点了。

  所以,不推荐民间Ì点痣Í,要处理色素痣还是需要靠专业的皮肤科医师,因为早期检出黑素瘤对改善患者结局和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Ì痣Í应该如何治疗呢?

  多数获得性痣可终生保持良性,除了定期观察,一般无需治疗。

  祛除痣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但为了美观需要,担心手术切除后瘢痕增生的良性痣(TDS<4.75)患者,偶可考虑选择QS红宝石、QS翠宝石或QS Nd:YAG激光治疗。可疑皮损(TDS>4.75)建议切除活检。

黑色素瘤4.jpg

  因为激光治疗的深度可以达到或超过部分黑素细胞痣的痣细胞所在深度,所以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相比之下,使用强酸、强碱性药水和电离子笔,来破坏、烧灼表皮,可能治疗达不到痣细胞所处的深度,所以更容易复发,腐蚀破坏过度,也有显著疤痕形成的风险。

  有些学者认为摩擦、腐蚀、冷冻、激光等局部刺激下,容易促进黑色素细胞的恶变,但目前文献报道的证据不多,仍存在争议。

  好医友指出,因为不管激光治疗还是手术切除,均有报道术后出现黑素瘤的病例,而且目前也无确切机制证明各种治疗与黑素瘤的因果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治疗方案不应该一刀切,认为手术切除就一定是最安全的,而是首先评估皮损,与患者沟通,最终制定出最合适患者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