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会发展成甲状腺癌吗?这些预防措施你需要知道(二)
医学资讯 2021-09-28

  中国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普遍较高,周围有不少小伙伴被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都在持续上升,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中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甲状腺1.jpg

  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难免会让患有甲状腺结节的人担心。

  那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有什么关系?得了甲状腺结节该怎么办?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来了解一下吧~

  但毕竟没人想动刀子,该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呢?

  甲状腺癌的预防

  定期筛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了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1. 甲状腺癌筛查要同时进行甲状腺的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 一般人群:

  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

  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见下图):颈部超声检查,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4.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

  主动监测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在2015年发布的指南中说,主动监测癌症是合理的选择。

甲状腺癌1.jpg

  妙佑诊所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内的多家顶级医院都认为,对于较小的低风险乳头状甲状腺癌,可以采取主动监测的方式。

  医生建议的主动监测计划,是每6个月对肿瘤的大小进行超声检查,持续两年,之后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这样医生可以了解肿瘤增长的速度。

  预防肥胖

  研究表明,年轻人的体重指数(BMI)上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肥胖患者即使接受了手术,术后复发或者局部残留的风险也会更高。不过,肥胖和驱动甲状腺癌风险增加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项发表于甲状腺领域权威期刊Thyroid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BMI较高的甲状腺癌人群中,BRAF突变的发生率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肥胖可能导致越来越多侵袭性甲状腺癌”提供了潜在机制解释。因此,干预肥胖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减少辐射

  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辐射是甲状腺癌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人们更可能接触到的辐射来源是CT。儿童时期接触到的CT检查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更密切。研究表明,3次CT扫描的低辐射量会在小鼠中促进癌变细胞(cancer-capable cells)生长。

  碘摄入适量

甲状碘盐.png

  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需要我们摄取足够量的碘,碘摄入不足可能会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但是碘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由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于碘缺乏区而言,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增加,补碘可能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补碘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碘的来源广泛,如海鲜(包括海藻和鱼)、粗杂粮、面包、加碘盐等等。虽然目前在大多数食品的包装上,都没有加碘的标签,但咱们大部分人都摄入了足够量的碘。(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摄入120微克的碘,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分别摄入230 微克/天和240 微克/天。)

  别吃槟榔

  研究报道,槟榔会引起口腔癌和食道癌,中国海南的百岁老人嚼槟榔与甲状腺结节的出现有关。虽然没有发现槟榔促进甲状腺结节转变为甲状腺癌的直接证据,但槟榔可以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退化,降低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水平。这可能与甲状腺癌有关,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适量吃菜

  十字花科类蔬菜(如西兰花、包菜、紫甘蓝、叶芥菜等)和豆制品是饮食中最常见的致甲状腺肿因子(goitrogen),可以导致甲状腺肿。

  健康地吃十字花科类蔬菜固然有其好处,但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或加剧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表明,在甲状腺功能正常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群中,食用过量的大豆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轻度升高有关、与游离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无关。它们富含的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等物质,会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多个通路。

甲状腺癌zz.jpg

  好医友总结

  虽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这可能是因为诊断技术逐步提升。如果被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首先要弄清楚它是良性还是恶性。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建议定期筛查、主动监测、预防肥胖、减少辐射,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合理疏导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