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疗法治疗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让孩子重见光明!
医学资讯 2021-09-01

  原发部位放疗或术后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尽管光子放疗技术取得了大幅进展,但鉴于发育中的组织的高度放射敏感性增加了迟发毒性反应(尤其是小于3岁的患者)及第二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儿童及青少年的放疗仍面临巨大挑战。

质子治疗6.jpg

  质子治疗具有独特的剂量学分布,并且能够更好保护正常组织;早期临床结果也证实了质子治疗相较于光子放疗的剂量学优势。2016年,全球专家在斯德哥尔摩达成儿童质子治疗共识,认为大多数需要接受光子放疗的儿童肿瘤适用于质子治疗。

  目前,多数常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被公认为质子治疗的适应证,包括颅底肿瘤及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但由于质子治疗的有效性依赖于肿瘤部位,霍奇金淋巴瘤、横纹肌肉瘤及尤文氏肉瘤等非CNS肿瘤的质子治疗尚存在争议。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多数患儿表现为白瞳症,因此儿童视网膜细胞瘤又被称为“猫眼”。患儿往往需要接受眼球摘除术这样比较残忍的治疗,且摘除眼球后,患儿需要植入义眼,由于患儿年龄基本较小,很可能出现面部不对称的症状,影响外观。

  因此多数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确诊后会采用放疗的手段治疗,此前的研究数据指出,对于某些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放疗比手术更能保留患儿的视力。

  尽管视网膜母细胞瘤属于放射敏感性肿瘤,但放疗可升高放射诱导性第二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尤其是携带遗传性RB基因突变的儿童。因此,放疗通常作为挽救性治疗方式,目前保留眼球的治疗方式还包括冷冻消融术、激光治疗以及化疗。而质子治疗的出现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转机。

质子治疗 (2).jpg

  质子治疗作为新兴的放疗技术能够减少周围健康组织遭受的放射线剂量,降低放射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同时降低二次原发肿瘤的风险,显著提高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效果。

  质子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堪比手术

  此前的多项研究中,也均证实了质子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突出效果。

  此前,意大利皮埃蒙特东方大学针对框内视网膜母细胞瘤开展了研究,只有15%的眼眶骨组织接受了≥20 CGE的照射,对侧眼、脑组织及垂体未受到高剂量照射。质子治疗鉴于其剂量学优势,可潜在降低放射诱导性二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并减少美容和功能性后遗症。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治疗计划研究显示,质子治疗相较于光子放疗具有更优的靶区覆盖率(临床中可转化为更低的肿瘤复发率)以及眼眶骨骼保护作用。

  2017年发表在《Advances in Radiation Oncology(放射肿瘤进展)》中的一项研究指出,质子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相比传统的放射治疗具有更好的预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质子治疗的保眼率高达82%,生存率约为80%,且所有接受质子治疗的无需摘除眼球的患儿没有轻度或中度的视力损伤;传统放射治疗会损伤患儿的下丘脑和垂体等,造成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生长和代谢缺陷,但是质子治疗后,患儿没有出现任何的生长或内分泌异常。

  2014年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的研究,也指出,即使是对于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率,并且保留视力。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8年后,经过质子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并未出现任何死亡、疾病复发甚至二次原发肿瘤的现象。

治疗ol.jpg

  但是,治疗这类的肿瘤,需要比较特殊的质子放疗设备以及条件。

  比如,怎样跟踪患儿眼球的移动,怎样在治疗中固定患儿的眼球,是否有坐姿位的治疗椅。所以说,不是每家治疗中心都可以完成这样的治疗。

  因此,好医友建议,需要选择用质子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话,最好选择权威的质子治疗医院。如美国麻省总医院质子治疗中心等。

  麻省总医院建于1811年,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教学附属医院,在美国医院综合排名中,多年稳居前列,在癌症、心血管、神经、脑血管、消化、风湿免疫、血液、内分泌等疾病临床治疗方面治疗经验丰富,世界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