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预防、筛查,这些肝癌新疗法一定要知道!
医学资讯 2021-03-02

  近年来,名人因肝癌去世的噩耗频频传来,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肝癌到了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难道真的就没有任何希望了吗?

微信图片_20210302154605.jpg

  其实,近些年,肝癌治疗领域有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即便是无法手术,也能通过新疗法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靶向疗法

  靶向治疗就像“飞毛腿导弹”,能够精准地攻击肿瘤,而尽量不伤害我们其他的身体正常细胞。相较于化疗,副作用更加可控。

  ▲ 肝癌一线靶向药

  索拉非尼:全球首款靶向药

  早在2005年,索拉非尼(Sorafenib)获FDA批准上市,是首个靶向肝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2007年,索拉非尼在中国获批上市,一线治疗晚期肝癌患者。

  不过,该药虽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2~3个月,但多数患者会在治疗半年内出现耐药。因此,肝癌患者获益比较有限,新疗法的需求迫在眉睫。

  仑伐替尼:疗效更优,刚入医保

1614672305581540.jpg

  2018年8月,FDA批准仑伐替尼(Lenvatinib,Lenvima)上市,用于一线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

  同年9月,仑伐替尼进入中国,成为十多年来首个靶向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疗效优于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是一个多靶点的激酶抑制剂,主要靶点包括VEGFR-1、VEGFR-2、VEGFR-3、FGFR1、PDGFR、cKit、Ret等,目前为止,已在美国获批多项适应症,如肝癌、甲状腺癌以及晚期肾细胞癌。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2020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正式启用,仑伐替尼医保降价幅度高达80.7%,意味着更多的中国肝癌患者可以用得起好药。

  ▲ 二线靶向药

  瑞戈非尼:已入医保

  2017年,瑞戈非尼(Regorafenib ,商品名:Stivarga)获批,用于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

  瑞戈非尼为多激酶抑制剂,可作用于KIT、RET、PDGFR、BRAF、VEGFR1/2/3、FGFR等。目前,该药已经进入我国医保,降幅比例达45.56%。

  卡博替尼:靶向药中的“万金油”

微信图片_20210302154620.jpg

  卡博替尼是一个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用于MET、VEGFR1 2 3、ROS1、RET、AXL、NTRK、KIT九大靶点。由于其作用广泛,对多种肿瘤有效,卡博替尼被称为靶向药中的“万金油”。

  2018年,FDA批准卡博替尼片剂上市,用于治疗接受过索拉非尼或其他标准全身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雷莫芦单抗:单药治疗肝癌患者

  2019年5月,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Cyramza)获FDA批准,二线单药治疗甲胎蛋白(AFP)≥400ng/ ML、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癌患者。

  雷莫芦单抗是一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拮抗剂,它能够特异性地与VEGFR2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增生,使肿瘤无法进一步生长或蔓延。

  二线药物的获批,终结了一线治疗耐药后无药可用的困境,让肝癌患者有了新的治疗希望。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针对的不是肿瘤而是自身免疫系统,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识别、杀伤肿瘤的能力,进而达到抗癌的效果。目前,最为火热的免疫治疗药物当属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转机。

  “OK二将”接连获批

1614672333690627.jpg

  2017年,FDA批准“O药”纳武利尤单抗上市,用于既往用索拉非尼治疗过的肝癌患者(二线治疗),这是首个获批治疗肝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打破了长久以来肝癌治疗手段的局限。

  2018年,“K药”帕博利珠单抗获批新适应症,用于先前已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二线治疗)。

  此外,在2020年ASCO年会上,新研究表明: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联用,可提高不可切除性肝癌患者的缓解率。目前,该疗法在加速审批中。

  “O+Y”双免疫组合

  2020年3月,FDA批准PD-1抑制剂“O药”纳武利尤单抗,与CTLA-4抑制剂“Y药”伊匹木单抗联用,治疗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个双重免疫疗法。

  ·卡瑞利珠单抗:首个国产肝癌免疫疗法·

  2020年3月,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索拉非尼和/或含奥沙利铂系统化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这是中国首个获批的肝癌免疫治疗药物。意味着,中国晚期肝癌患者迎来了免疫治疗新时代。

  “T+A”:肝癌免疫治疗“王炸“

微信图片_20210302154635.jpg

  2020年5月,FDA批准抗PD-L1疗法“T药”阿替利珠单抗联合“A药”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患者。

  “T+A”联合疗法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案。

  目前,该联合方案也在中国获批,已成为不能手术的、肝功能较好的肝细胞癌患者首选用药。

  此外,其他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也正在临床试验中,如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D+T”双免疫疗法、新一代免疫免疫疗法M7824等,期待这些药物能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好医友医疗网肿瘤精准医疗专家迈克尔·卡斯特罗博士(曾多年获评“美国顶级医生”)介绍,目前,晚期肝癌虽不可治愈但仍可治疗。

  肝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包括:钇90微球)、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治疗等。

  鉴于肝癌的复杂性,综合性治疗方案和多学科协助诊疗模式(MDT)对于肝癌治疗来说至关重要。晚期肝癌患者离不开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为其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

  好医友提醒:

  目前,对付肝癌最有效的办法依旧在于“三早”: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早期肝癌手术是首选,不少患者甚至可实现长期生存。

  而晚期肝癌患者,通过国内外权威专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也有机会受益于全球前沿医疗成果,重获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