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就医,美国医疗好在哪?有哪些差距?
出国看病资讯 2021-11-2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国看病。求医人群中,除了聚焦于整形手术和常规检查的,危重病人数量正在增长。

医生 (13).jpg

  对于癌症、心血管疾病这样的危重病,海外医疗显然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出国看病人数增长、“病种”越来越多的现状,催生了一批特地为患者量身打造特殊服务的医疗旅行中介,他们的市场潜力巨大。

  《纽约时报》网站5月31日报道,在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有雇员为患者提供旅行和住宿方面的帮助,麻省总医院、梅奥诊所和波士顿儿童医院均提供翻译。

  北京的一家业内公司称,去年帮助过1000余名患者,这个数字比前年多了一倍。该公司会把病人送到美国或日本,病人一抵达这两个国家,公司雇员便会在机场迎接,并将其送到一套租来的公寓里。病人去医院时,一名翻译会随侍左右。

  一名罹患胃癌的病人在中国辗转了两家医院,在经受了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癌细胞卷土重来,中国的医疗系统无法阻止癌症侵蚀。但后来他到了波士顿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得以使用一种在中国找不到的免疫疗法新药。四个月之后,他的肿瘤缩小了,体重也增加了。当然花费也不低,约为22万美元(约合150万元人民币),全要自掏腰包,但在谈及医疗方面的差异时他说:“我能感觉到巨大的差距。”

  “据我们所见,来自中国的患者是人数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波士顿的梅奥诊所高管健康保障项目和国际医药部门负责人表示。

  中介机构专业的服务扫清了患者的后顾之忧,以便安心治疗。有人说,到了国外,患者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前提下,与在中国治疗的“提心吊胆”是两种心态。

医疗科技 (11).jpg

  那么,中国危重病人到国外就医的潮流到底反映了中美医疗的哪些差距?

  第一,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它的起源并不是古老的中国,而是西方。即便是到了21世纪医疗科技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西方的医疗水平以及先进的理念也要比中国强一些。就拿癌症来说,中国很多地方还在尝试用传统疗法治疗,而在国外已经研发出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新型技术。

  第二,在中国,医院在专业化制度健全上常常是不明确的,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医患关系十分堪忧。有的医生接诊时没有耐心,让原本就疾病缠身的患者更加不快。因而,有很多人宁可多花钱去国外,也不想在国内治病时受“窝囊气”。

  第三,许多出国看病的患者称,在中国看病就像跑一场马拉松,从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开始,排队、挂号、看医生、交费、做检查、等检查结果、再去看医生……等到整个检查做完、医生确定结果,不仅是患者,包括家属都是身心俱疲。

  《纽约时报》称,中国尽管实施了庞大的医疗改革计划,但公立医院目前依然不堪重负,床位和医生都供不应求,难以提供被很多西方人视为理所当然的那种医疗服务。

  而美国看病的预约制就让患者少了很多纷扰。提前预约医生,预约成功后方可在约定的时间去医院看病,所以不会有人流很多、到哪都需要排队的现象。患者来到医院后,相关医护人员会向其发放小型定位仪器,患者按下按钮医生即可知道患者在哪个区域等待。

  患者出国看病到达目标医院后,会先在医院进行注册,获得一个注册号,凭借这个注册号便可以在医院的官方网站上查询相关的预约信息,检查结果,无需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再重返医院拿结果。

  第四,在中国,住院往往需要有家属陪护,而出国看病亲人陪护的现象几乎没有。原因之一是国外的护士很多,完全能够照顾病人,一般需要住院的患者都有自己的专职护士,原因之二是国外的住院时间很短,例如一个复杂的心脏手术患者5天后就能出院。

钱 (1).jpg

  不过,出国看病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谨慎,因为国内外医疗体制以及费用的支付方式都有不同,对患者的经济实力就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出国之前一定要多方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但是,出国看病不能盲目。在决定出国看病前,首先对患者现有病情进行评估,通过国际远程会诊可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出国,在国内优化调整治疗方案是否能达到同样效果。

  好医友指出,远程国际会诊又称为“第二诊疗意见”,通过线上会议系统,将患者在国内诊断病例、病理报告呈现在国外专家面前,专家通过患者资料以及视频沟通,为患者提供更多病情解读,是遇到重大疾病患者首选的海外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