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基因缺失可能会引发结直肠癌
医学资讯 2018-11-06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两个基因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一种具有侵略性的结直肠癌,而两种化合物的组合可能会抑制肿瘤的生长。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CS)和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结直肠癌均是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高达35%的结直肠癌是由锯齿状息肉演变而来的。息肉是结肠内的增生,有一定的几率会发展成癌症,而由锯齿状息肉引起的结直肠癌通常更难治疗。因此,及早发现锯齿状结直肠癌,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美国加州拉霍亚Sanford Burnham Prebys(SBP)医学发现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失去两个特定基因会导致锯齿状息肉,这些发现可能会给这类癌症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还揭示了为什么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更高。这项研究发表在《免疫》杂志上。

炎症性肠病是指以消化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美国,根据最近的估计,大约有300万人患有炎症性肠病。

▲基因丢失是锯齿状结肠癌的关键

研究者利用小鼠模型发现,丢失两个基因会导致这些啮齿类动物患上锯齿状结直肠癌。这两个基因分别负责编码蛋白激酶Cλ/ iota和蛋白激酶C zeta。而在对人类锯齿状结直肠癌的组织样本进行分析时,也发现了这两个基因表达减少。

科学家们还发现,在小鼠体内,这两个基因的缺失激活了肿瘤周围的组织,并导致PD-L1蛋白渗入肿瘤组织。癌细胞经常会过度表达PD-L1,因为这种蛋白可帮助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

接下来,研究者使用了一种叫做TGF-β受体抑制剂的化合物,它可以使肿瘤周围的组织失去活性,同时还使用了PD-L1抑制剂,来重新激活免疫系统。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使肿瘤缩小,癌细胞数量减少。

研究者指出:“我们创建的小鼠模型更接近人类,这一重要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对这种致命的癌症有更多的了解。同时,我们的发现确定了一种有前景的锯齿状结直肠癌的联合疗法,以及可以识别这种癌症亚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炎症性肠病与结肠直肠癌有啥关系?

这一发现或许同时也解释了,为何炎症性肠病患者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研究者此前发现,两种基因中的一种--蛋白激酶Cλ/iota,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体内的表达也有所下降。

但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失去另一种基因会减少CD8+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导致锯齿状结肠直肠癌的发展。这种情况被称为免疫监视丧失。

“对于蛋白激酶Cλ/iota水平降低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来说,免疫监视丧失可能是压垮抗癌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研究者说,“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些人患癌的风险更高。”

“我们了解了锯齿状结肠直肠癌是如何发展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有较高的患癌风险。发现了肿瘤发生的机制,就能在这些患者发病早期发现癌症。”研究者说。

此外,炎症性肠病患者目前主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而这项研究发现,免疫监视的缺失会引发结直肠癌,因此,我们需要更充分地了解免疫系统在从炎症性肠病到结直肠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出国看病行业领导者好医友编译整理

参考资料:Colorectal cancer: Loss of two genes may drive tumor 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