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出国看病是无奈之举吗?他们为什么赴美治癌?
出国看病资讯 2021-08-09

  当中国人得了大病,能有的选择似乎并不多,绝大部分自然是到国内医院就诊。但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海外订购顶级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病人也开始选择出国就医

<a href='https://www.haoeyou.com/abroadmedicalcare/' target='_blank'><u>出国看病</u></a>16.jpg

  出国就医自然会花费巨大,很多人为了国外更好的治疗效果,甚至耗光一生积蓄。除了求药之外,他们也看重更个性化的整体治疗方案。他们不仅寻求更高的治愈可能,也寻求尊重、隐私以及心理感受等对现代医疗服务的更高要求。

  中国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很多方面已经能和国际接轨,但中国的问题是资源太不均衡,二、三、四线城市的医疗机构,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和一线城市差距太大。这也是为什么无数人背井离乡,蜂拥到一线城市治疗。这样,又导致了一线医院人满为患,平均到每个人资源太少,影响治疗效果。

  一位姓李的女士,52岁, 乳腺癌肝转移, 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2015年出现肝内多发转移后,国内给予紫杉醇、赫赛汀等化疗多个周期,效果不佳。她把重庆、北京、上海治疗乳腺癌的专家都看了个遍,发现在国内看专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找关系,真的太难了,费了好大力气才挂到专家号,可是专家不到5分钟就打发了我”。“这么严重,还想怎样?继续原方案化疗! ”这是我听到最多的意见。

  “病不可怕,死不可怕,但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心理上的折磨太可怕。”国内医生大多没时间解释或不愿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病人只能去网上搜索,只能越查越恐慌。

  就在李女士对自己的病情绝望的时候,她了解到了出国医疗这一项目,决定赴美治疗。经过多方比较,李女士选择了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来到医院,李女士觉得,这里看起来不像医院,像一家酒店。没有拥挤的人群,大厅宽敞明亮,工作人员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微笑,病人也看不到癌症的迹象,脸上没有无可奈何和悲观。李女士对比国内各大肿瘤医院看到的情形,很觉意外。

  美国实行预约制,所有检查、治疗和看医生的时间,系统自动预约好,只需比预约时间提前四五分钟到就行了。李女士的治疗进行了四个多月,医生告诉她肝脏的多发转移灶仅剩一个,且已经稳定,建议停止治疗,定期复查,与肿瘤和平相处。

<a href='https://www.haoeyou.com/abroadmedicalcare/' target='_blank'><u>出国看病</u></a>13.jpg

  “其实治疗技术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尊重。”李女士说出了她的深体会,“在美国就医让自己得到了一个患者应有的尊重,我认为这是病痛能很快治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选择出国就医的另一个原因是新药和新疗法滞后。绝大多数抗癌新药都始于欧美,中国制药企业虽投入了大量精力,仍难望其项背。好在2018年5月1日起,中国降低了进口抗癌药关税,加速进口抗癌药审批的相关政策也相继落实,同时DTP药房也在加速部署中,这让多数患者不再望药兴叹,不再被迫吃原料药,冒着假药的风险去印度、香港等地购药。

  刘先生今年38岁,2016年9月,在外散步突然觉得左胸有点疼的他,在医院查出了肺癌,4期。医生的诊断是,只能保守治疗,没有手术机会,存活期大约是半年。幸运的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LK基因融合。这种基因突变目前有针对的靶向药物。国内有第一代药克唑替尼,二代药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布加替尼在美国已上市。刘先生决定赴美治病。

  如今已经过去了快两年,刘先生早已经越过了国内医生的半年之期。这几年,刘先生5次往返美国,化疗、放疗等手段都陆续在用。现在刘先生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吃饭、看电影、散步、工作。他期待病情控制到可以手术的地步,“我觉得我能出现个奇迹。”

  有数据统计,在出国看病的患者中,国外医生对国内治疗方案作出调整和修改的,高达60%。这其中很多是因为药物原因,“国内根本没有这些药,所以治疗方案也必然不同”。

出国 (6).jpg

  好医友总结他们出国就医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寻求新药,国外已经上市的药,国内没有;

  二是诊断不明甚至误诊,病理诊断和影像检查的水准,国内外医院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调整治疗方案,在病情明确的情况下,国内外医生在精准用药的细节上会有所不同;

  四是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不堪国内医疗的拥挤和无尊严,高端患者愿意用钱在国外获得知情权和生命的尊严。

  虽然美国医疗优势明显,但毕竟出国看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不仅面临着语言障碍,还面临着专业病历翻译、医院选择、医院预约、专家评估、签证办理、出国后交通、食宿以及与医生交流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