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四大致命癌症,每年夺走近90万人的生命。除了人口老龄化和高收入国家的饮食习惯,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和吸烟等不利的风险因素增加了结直肠癌的风险。由于这种疾病只有到晚期才会出现症状,全球范围内正在实施有组织的筛查计划,目的是增加早期发现并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对结直肠癌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1、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又称大肠癌,是一种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下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结直肠癌发生率约占全球每年确诊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10%,它是女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男性中第三常见。这些发病率在地理上也有所不同,最高的发病率出现在最发达的国家。
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我国第2位的常见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38万。有60%的患者在初诊时或疾病进程中出现远处转移,通常需要药物治疗。
2、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因素
结直肠癌的发病产生,一是有遗传因素,二是可能和一些疾病有关,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血吸虫病等,三是一些环境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列表
虽然一些风险因素(如吸烟和加工肉类消费)的数据令人信服,但其他因素(如绝经激素治疗)存在,这些数据更具启发性。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物。
3、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
大多数癌症是由息肉引起的。这一过程始于异常的隐窝,演变为肿瘤前体病变(息肉),并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时间跨度约为10-15年。
4、结直肠癌的发病症状
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排便习惯改变
2.便血
3.腹泻
4.腹泻与便秘交替
5.局部腹痛等症状
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临床诊断上,首选方法是采用结肠镜检查,CT结肠镜辅助成像。实验室通过获得全血计数并检查癌胚抗原浓度。病理分期和后续处理常采用组织学检测。
5、结直肠癌的分期
1、Ⅰ期:犯黏膜下层、固有基层,5年生存率81.2%,确诊时占比19.7%;
2、Ⅱ期:肠穿孔、侵犯邻近组织器官,5年生存率71.1%,确诊时占比32.2%;
3、Ⅲ期: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58.4%,确诊时占比32.8%;
4、 Ⅳ期: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肺转移), 5年生存率14.4%,确诊时占比15.3%。
6、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直肠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联合治疗。
早期患者风险较低,只要经过手术切除,基本能达到根治,只需定期检查观察复发情况。然而,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出诊以后就将进入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全身治疗越来越多的是以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我国批准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3大类。如何有效使用和合理搭配上述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FU/亚叶酸钙(LV)、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3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的 FOLFOXIRI 方案是一种高强度的化疗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成为NCCN、EMSO和 CSCO等指南推荐的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之一。
靶向治疗涉及到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了解结直肠癌的更多分子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用药方案。
7、结直肠癌的预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戒烟、健康的饮食和定期锻炼可以预防结肠直肠癌的发展。
好医友指出:预防结直肠癌的最好方法是结肠镜检查,虽然具有侵袭性,但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提供了直接清除前体病变和早期癌症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