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指标异常就是得病吗?面对报告,你该知道这些数据(1)
医学资讯 2021-07-06

  比体检更难的,是看自己的体检报告。

  不少人拿到验身报告惊吓不断,“血小板偏高”是什么意思?表示有血液病吗?长期吃素的人“低密度脂蛋白”为什么会偏高?……不在正常范围内的指数都让本人看得心惊肉跳。

R-C.3ca22f1d50246edc5bf1a803a9673320.jpg

  专家指出,单单一项指数不达标,不足以下定论说健康有问题,而应综合抽血结果及B超、心电图等多项检测,以及本人病史,才有最终结论。

  而体检报告最后医师的结论对你的状况进行了综述,是值得参考的内容。如果考虑有某些疾病存在,医师会在结论中指明建议复查或进一步检查。

  哪些指标的异常不需要过分担心呢?哪些指标虽然在标准值但有偏高或偏低的趋势,特别需要重视呢?好医友今天一次性告诉你。下文中「标准值」的定义:正常范围(每个实验室略有标准差异)

  妇科

  妇科检查

  常见异常:宫颈糜烂

  解读:只是名字吓人。在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个称谓。它的真身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能称之为病。

  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所谓“糜烂”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建议:此时只需看TCT和HPV的检查结果。

  TCT

  常见异常:ASC-US、LSIL

  解读:妇科检查更重要的是用于宫颈癌筛查,也就是TCT和HPV检查。当TCT出现ASC-US(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时,需要结合HPV结果跟进后续诊疗。

  建议:建议妇科就诊。

  HPV

hpv-1550756101.jpg

  常见异常:某某型阳性

  解读:HPV阳性,不代表一定会得宫颈癌,两年内大概率能通过身体的自身免疫清除掉病毒。

  建议:当HPV阳性,尤其是16、18这些高危HPV阳性,建议到妇科进行评估,结合TCT结果跟进后续诊疗。

  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


  常见异常:胆囊息肉、脂肪肝、胆囊结石

  解读:

  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中的绝大多数是全无危险的胆固醇息肉。息肉大小可以作为危险程度的粗略评判。

  脂肪肝:超声检查很容易诊断脂肪肝,但并不一定存在脂肪性肝病。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并不一定都需要治疗,当有胆绞痛发作或者引起过胰腺炎时,需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建议:

  胆囊息肉:5mm以内不需要复查干预,5~10mm需要半年后复查一次,建议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就诊。

  如果没有增长趋势,也不需要再复查干预,10mm以上或者增长明显时,建议预防性手术切除。不需要额外的饮食要求。

  脂肪肝:可能需要先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超重时开始减重,有酗酒时及时戒酒。

  如果超声提示中、重度脂肪肝,也应该去肝病科评估。

  “胆结石”

  没症状定期检查就行

  胆汁的成分如果出现了异常,就会沉积生成胆结石。如果胆结石没有症状可以定期检查。

  但如果结石导致胆囊炎频繁发作、单个胆囊结石直径大于1cm或者合并胆囊息肉者,均应尽快去肝胆外科就诊;定期检查非常重要,胆结石患者一般半年体检一次比较合适。

  甲状腺超声

  常见异常:甲状腺结节

  解读:“甲状腺结节”九成都是良性,定期检查即可。

  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用TI-RADS分级来体现超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程度:

  TI-RADS1级:甲状腺正常

  TI-RADS2级:结节是良性的

  TI-RADS3级:结节大概率是良性的

  TI-RADS4级:结节可疑是恶性的

  TI-RADS5级:结节可能是恶性的。有1~2项提示恶性

  TI-RADS6级:结节已经活检证明是恶性的

  建议:

  2、3级建议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大于4级需要找甲状腺或普外科医生评估治疗。

  “甲状腺结节”

R-C.d99020a609dbea60174cddb8c20ac390.jpg

  九成都是良性,定期检查即可

  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大约为50%,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有甲状腺结节。其中80%~90%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甲状腺组织增生和退行性疾病,不属于是肿瘤。还有一部分是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以及甲状腺腺瘤,都属于良性结节。只有大约有10%的结节是恶性的。

  如果发现良性结节,不影响美观,又无憋气、吞咽困难等症状,基本可以不用处理,定期进行体检、甲状腺功能测定和超声检查,每年随访1次,持续至少3~5年。

  经阴道超声

  常见异常:子宫肌瘤、盆腔积液

  解读: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超声的常见的结果。

  盆腔积液:女性可以有生理性的盆腔积液,尤其是在经期前后,通常深度不超过3cm的都不是疾病问题。

  建议: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B超才发现。

  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一旦子宫肌瘤的数量或者大小超过一定标准,医生才会建议手术切除。

  盆腔积液:超过3cm的则要评估有无伴随的不舒服症状,比如月经紊乱、小腹坠胀痛等,再由妇科医生进一步判断。

  “盆腔积液”

  生理性的可以自行消失

  不少女性做妇科B超时发现盆腔少量积液,就以为自己有盆腔炎。

  盆腔积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盆腔积液常见于经期或排卵期,多数无症状,可自然消失,不必进行治疗;病理性盆腔积液见于盆腔炎或腹腔脏器有炎症时,一般会有下腹坠胀、腰酸、腹痛等不适感,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乳腺超声

  常见异常:乳腺结节、乳腺增生

  解读:“乳腺增生”并不是疾病,不需刻意治疗。

  乳腺结节也有一套评估恶性程度的标准,BI-RADS分类共分6类:

  0类:评价不完全,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1类:阴性,无异常发现。

  2类:基本排除恶性。

  3类:恶性危险性<2%。

  4类:可疑恶性病变,危险性3%~90%,其又可分为3个亚型。

  5类: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危险性>95%。

  6类:已知恶性病变。乳腺增生则是常见的「过度诊断」。

  “乳腺增生”

20140214135113-2066391777.png

  并不是疾病,不需刻意治疗

  乳腺增生并不是疾病,而是乳腺生理性变化,很少发生癌变,也不需要刻意治疗。乳房出现周期性胀痛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简单说,雌激素会使乳腺的腺体、腺管增生,而孕激素会促使它退出复旧,所以乳腺每个月都会经历增生和复旧的过程。建议35岁以上有乳腺增生者,每年做1次钼钯检查。

  好医友指出,体检的目的,并不只是排查重大疾病,还可能及时消除重大疾病的隐患,早期发现潜在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就是筛查“准病人”, 提醒我们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促进和改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