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发病“逆势增长”,已带走多位名人!该怎么预防?
医学资讯 2021-03-22

  3月18日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前不久,音乐才子赵英俊、知名演员吴孟达都因肝癌不幸离世,我们在悲痛之余,更要提高警惕,不能“肝”着急。

  ▌警惕肝癌发病率“逆势增长”

ee1c3b55ad434083a1d64ade224c1ef5.jpg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2020年,肝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是中国第五大癌症。肝癌也是癌症死亡第三的癌症,全球50%以上新发和死亡肝癌病例都在中国。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全球肝癌发病率在持续增加。最近《癌症》(Cancer)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

  从1990年至2017年,60岁以上男性的肝癌病例数增加了近3倍,老年女性增加了2倍以上;而60岁以下人群肝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肝癌发病率增加,主要是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所致;年轻人肝癌发病率下降则主要归因于乙肝疫苗接种。

  大多数中国肝癌患者都有病毒性肝炎(乙肝),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普及,肝癌发病率也将显著下降。

  不过,近年来,中国脂肪肝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若不干预,会由单纯性脂肪肝变成脂肪性肝炎,再变为脂肪性肝硬化,最后恶化为肝癌。另外,糖尿病也会增加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

  好医友医疗网肿瘤精准医学专家迈克尔·卡斯特罗博士(曾多次获评“美国顶级医生”)介绍,肝癌恶性程度高,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确诊时就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

  晚期肝癌患者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加上肝癌通常对放化疗不敏感,靶向治疗靶点较少且存在耐药问题,而免疫治疗也只能让少数患者获益。

  因此,肝癌患者治疗选择有限,五年生存率仅18%。

  ▌哪些人要格外注意?

  应对肝癌最有效的办法在于“三早”:早预防、早筛查、早治疗。

  预防肝癌,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注意饮食、运动干预,预防肥胖和“三高”,不吃发霉、变质食物,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另外,新生儿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筛查方面,目前尚无成熟的肝癌早筛方法。

  肝癌筛查主要通过肿瘤标志物AFP(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结合B超检查,有需结合增强CT、MRI、PET等影像检查。

  随着AI和基因检测等技术的进步,肝癌早筛手段将越来越成熟。

微信图片_20210322160247.jpg

  存在以下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更要注重定期肝癌筛查(至少每6个月1次):

  ·慢性肝炎患者(如乙肝、丙肝);

  ·有肝癌家族史者(特别直系亲属);

  ·中老年人(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

  ·长期过量饮酒者;

  ·经常食用发霉食物者;

  ·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

  ▌肝癌治疗有哪些进展?

  卡斯特罗博士介绍,肝癌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治疗、放疗、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治疗等。

  早期肝癌,手术治疗是首选,不少患者手术后可以存活十年以上。

  对于晚期肝癌,目前虽不可治愈但可治疗。多学科协作诊疗(MDT)至关重要。多学科专家团队会针对患者的病情,共同为其制定最适合的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

  近年来,肝癌靶向疗法、免疫疗法已取得突破,改变了许多患者的生存结局。

  美国FDA已批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免疫联合治疗方案)一线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肝癌患者。针对中国患者,“T+A”方案使得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24个月,充分证明了该方案的突破性。

  遗憾的是,这些新疗法有些仅适合少数患者,有些尚未在国内上市。患者若想尝试,建议先请国内外权威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评估新疗法的适用性。

  此外,对于部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不妨考虑入组国际前沿新疗法临床试验,将有望受益于全球前沿医疗成果。

  想了解更多肝癌防治知识及新疗法信息,欢迎在微信后台或下方小程序留言咨询,也可致电好医友(400-060-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