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联靶向治疗,有望改写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标准!
医学资讯 2021-01-07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已超过胃癌,成为第二常见的癌症,仅次于肺癌

结直肠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暗地里憋个“大招”,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好医友医疗网消化肿瘤专家Michael Castro博士指出,早期结直肠癌平均五年生存率高达90%,而晚期只有不到20%。

如今,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相互作用,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新方向。

1.jpg

最近,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资助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

相较“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双联疗法,“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维罗非尼”三联疗法可显著延长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无瘤生存期。该发现有望改写结直肠癌标准治疗方案。

BRAF突变约出现在15%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其中,BRAF V600E突变是最常见的BRAF突变。携带这种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反应通常不好,预后较差。

MD安德森癌症中心Scott Kopetz医学博士是研究BRAF突变的肿瘤专家,此前已主导了多种相关联合疗法临床研究,包括一项重磅III期临床试验(BEACON)。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康奈非尼(Encorafenib)联合治疗可显著缩小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这项研究发表于去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0年4月,FDA已批准该联合疗法治疗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在这项新研究中,Kopetz博士团队希望找出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他们纳入了106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包括V600E突变,所有患者都曾接受过化疗且无应答。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中,分别接受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双联疗法,以及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维罗非尼(Vemurafenib)三联疗法。

结果显示,接受三联疗法治疗的患者肿瘤应答率更高(17% VS 4%),且无瘤生存期更长。

Kopetz博士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三联疗法的作用机制:

伊立替康是一种细胞毒性化疗药,能杀死癌细胞;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抗EGFR靶向药,通过阻断EGFR蛋白质,抑制肿瘤生长;维罗非尼是一种抗BRAF靶向药,通过阻断BRAF蛋白,抑制肿瘤生长。三联疗法能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同时阻断多个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另外,加入化疗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更有效。

2729-kaqzmiv4585035.jpg

研究者还发现:在接受三联疗法治疗的患者中,BRAF V600E突变等位基因的ctDNA(循环肿瘤DNA)频率下降了87%;而接受二联疗法的患者,ctDNA并未下降。

“这表明,通过液体活检检测ctDNA,有望作为评估短期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