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千变万化,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医学资讯 2020-12-24

  淋巴瘤是由淋巴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的恶性肿瘤。这类肿瘤通常来源于淋巴结或其它各部位的淋巴组织。

淋巴1c.jpg

  当患者发生淋巴瘤时,淋巴瘤可局限于淋巴结或淋巴瘤组织,也可能转移至身体不同部位,肿瘤细胞在这些地方聚集并迅速生长,导致淋巴结或局部组织器官发生肿大。

  淋巴瘤有许多不同的类型。部分类型生长较缓慢故称之为惰性淋巴瘤,另外一些类型的淋巴瘤常进展迅速故称之为侵袭性淋巴瘤。有时候,一些患者起初为惰性淋巴瘤,随着疾病的发展,也可能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

  淋巴瘤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目前来说淋巴瘤的确切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不同类型的淋巴瘤病因也不一样。

  研究发现周围环境中的苯等有机溶剂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反复染发是血液肿瘤的高危因素。

  至于很多人关注的环境中甲醛是否会导致血液肿瘤高发,目前的研究发现甲醛和血液肿瘤的发生没有明确关系。

  有些疾病也会与淋巴瘤密切相关。风湿性疾病中,如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等,与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是危险因素之一。

  淋巴瘤有哪些症状表现?

  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或局部肿块是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遍布全身,故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中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是最易受累及的部分,故常伴全身症状。受累及的组织器官不同,受压迫或浸润的范围和程度不同,故引起的症状多样。

  淋巴瘤的症状表现千变万化,最常见的表现是淋巴结肿大,尤其浅表淋巴结肿大比较容易被发现,最常见的部位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包括胸腔、腹腔、盆腔)淋巴结肿大则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来发现,此外,还可以表现为脏器肿大等。

  ①肝、脾肿大: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如在右侧肋骨下缘触摸到肝脏肿大,或在左侧肋骨下缘触摸到脾脏肿大,则会进而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情。

淋巴瘤i.png

  ②纵膈占位,即胸腔肿块:当出现巨大肿块时,患者可出现为双上肢水肿、颜面水肿、胸闷等症状,可以通过CT等检查明确病灶的大小,初步判断肿块性质。通过内镜微创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③腹腔淋巴结肿大: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没有症状,而当病灶增大到一定程度,可以压迫肠道,导致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如果病灶在肠壁上,刺激肠蠕动增加,可能会表现为腹泻或梗阻。通过CT、肠镜等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④皮疹:淋巴瘤还可以表现为皮疹。如皮肤持续瘙痒,反复用药效果不理想,皮肤科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必要时行皮肤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这种淋巴瘤变化非常缓慢,不一定会危及生命,但是会影响生活质量。

  ⑤眼部淋巴瘤:则会导致视力模糊、视力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失明,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眼科活检可以判断。

  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淋巴瘤发生于脑部,则会表现为头痛,也可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等,通过头颅磁共振检查、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

  ⑦淋巴瘤累及骨髓:可影响造血系统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亦或白细胞异常升高。

  ⑧此外,盗汗、体重减轻、莫名的发热(通常是高热),这些非特异性症状也可以是淋巴瘤的表现。

  确诊淋巴瘤需做哪些检查?

  血液和骨髓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及活检。

  化验检查,如血生化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如B超、核磁共振、CT扫描、PET扫描。

  病理学检查,淋巴瘤切除后活检或深部淋巴结穿刺活检。

  淋巴瘤如何治疗?

淋巴瘤治疗4.jpg

  好医友了解到,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通常包含下列单独或多种治疗方法:

  1、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改进,很多类型淋巴瘤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2、手术治疗: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处理;合并脾功能亢进而无禁忌证,有切脾指征者可以切脾,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3、放射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辅助治疗。

  4、骨髓移植:对6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