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这项治疗不容忽视,但很多人还在误解它!
医学资讯 2020-08-31

癌症的治疗有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化疗,也有新型的治疗手段,如靶向、免疫治疗。谈及这些大家都有所了解,但一提到放疗,患者脑海里更多的是想到放疗给大家带来的一些副作用。比如脑放疗会影响智力,要命的放射性肺炎、皮肤被烤焦等等。

但实际是,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有60%-70%的肺癌患者都需要接受放疗!

res13_attpic_brief.jpg

放疗能治愈一些早期癌症,使病人在不失去身体组织前提下,获得与手术一样的效果。但在很多患者的观念里,手术仍是治疗癌症的首个选择,其实这种观念不对。

其实,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其中60%-70%的肺癌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是利用聚焦、高能量的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杀伤肿瘤细胞。

近年来,放疗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能按照肿瘤体积形状“雕刻”出包绕肿瘤的最佳等剂量线,同时隔离开需要保护的正常组织,达到了治愈疾病、保留患者的器官和节省费用的效果。

目前,全世界的放疗现状是,实际接受放疗的患者远低于需要接受放疗的患者。我国的放疗现状也同样不乐观。不少人认为,“就算放疗有效,最后恐怕也会被放疗折腾得生不如死。”因此,一些肺癌患者盲目地认为“宁愿等死,也不遭罪”。

但其实,早期肺癌患者免疫状况良好,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理论上有望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总生存率。而且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写入2020年最新版CSCO指南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延长生存期

晚期患者局部转移,放疗也作为配合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其中配合靶向治疗或可延长生存期。

OIPQ5N6URWT.jpg

对于脑转移肺癌患者的局部治疗可选择全脑放射治疗(WBRT),有研究表明全脑放射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可使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获益。一项研究入组141例EGFR突变且伴有脑转移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靶向药+全脑放射治疗组的1年OS率明显高于单独靶向治疗组,81.9%对比59.6%。

2018世界肺癌大会的有关报道同样指出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肺癌转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延长生存时间。

关于放疗的误区

▍误区1:手术切除比放疗更彻底?错!

不论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癌症都有复发和转移的概率;尤其癌症早期,放射治疗的效果和手术一样;如果首选放疗的话,可以更好地保存器官,保留相应的功能。

▍误区2:选择放疗,癌症就已发展到不可治愈阶段?错!

过去,放疗设备照射身体的面积过大,会损伤肿瘤之外的正常身体组织。

但21世纪进入了现代放疗时代,是立体定位技术、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放疗设备及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结合体,放疗已经能够做到正确、精确、足量地打击目标,对部分早期肿瘤,可达到与手术切除同样的效果,甚至比手术效果更好、创伤更小。

▍误区3:癌症治疗先选择手术,再考虑放疗?错!

肿瘤能不能治好,关键在治疗方法选得对不对。

U8194P911DT20130626153415.jpg

随着影像、功能分子影像等检查手段的进步,早期肺癌(T1-2N0)检出率较前增加,对于可预见的手术死亡风险<1.5%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优先推荐手术治疗。然而,多数患者由于合并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这时则首选SBRT。

放射治疗对早期的肿瘤比较有效,并且保存器官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当确诊后先做放化疗综合治疗再做手术,这样效果要优于直接手术治疗。

放疗要注意点啥?

放射线会损伤正常组织,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选择放疗时要听取肿瘤放疗科专业医生的建议。

穿便于穿脱的衣服:治疗前,最好穿便于穿脱的衣服。在治疗室,放疗技术员根据皮肤上的红色标记安排体位。

严格遵守治疗时间:治疗开始后,关键是严格遵守治疗时刻表,以获得最大治疗效果。

照射过程中,不可擅自移动:一旦确定后,不可擅自移动,必须保持放疗结束。放疗时,照射中如有不适感,可以讲出来,千万不要改变体位。

最后,好医友温馨提示

如果同步放化疗或精准放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延长,就不一定非要手术治疗。选择手术还是放疗,需要综合考虑,在合理的范围内应用,起到好的治疗效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