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友:这三个时间血压“最调皮”,一定要注意了
医学资讯 2018-08-23

众所周知,中国是高血压大国,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

血压监测

据2017年中国心脏大会公布的居民高血压调查最新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患病人数达2.435亿;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1.4%,患病人数4.363亿,比全美国人口还多!

所谓高血压,就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高出正常值。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我们将血压划分为如下标准:

高血压等级划分

除了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可对机体造成直接伤害外,高血压还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的主要诱因。

高血压有三个时间段“最调皮”,为避免血压过高引发更多损害,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这3个时间段血压的稳定。

·早晨6点到9点

晚上睡觉后,全身心放松,各种器官进入休眠模式,心率减缓,血液流通平缓,血压在凌晨2点达到最低。早晨睡醒后,血液开始流通加速,肾上腺素和体内激素分泌,血压开始上升。早晨未运动和进食前,血液较黏稠,血压达到一个小高峰。

此时,患者要重视血压的测量,及时饮食、适当运动和按时服药,确保血压最高不超过140/90。

·下午4点到6点

这个时间段是全天血压的顶峰,主要是因为机体运转一天后,此时最易产生疲倦的时候,血液流通缓慢,为了保持血压稳定,会不断刺激肾上腺分泌,使醛固酮含量增高,对钠的重吸收增强,体内水钠潴留,易引起血压升高。

·气温下降时

人体血管有热胀冷缩的特点,一般气温下降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促进血管的收缩,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尤其是夏秋、冬春交替的时节,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血压情况。

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要摆脱头晕的困扰,关键是服用降压药来保持血压平稳。而一天当中,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其实也有规律可循。

除了在血压的以上三个时间段容易加重或出现头晕外,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等不适,如情绪紧张、睡眠不好、工作压力大等。此外,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都会使血压波动,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

高血压的治疗需长期坚持用药,保持稳定,贸然停药后血压会因此升高,而血压的波动过大,对身体内多器官的损害更加严重。

血压时间表

需要注意的是,夏秋季温度高,体表血管扩张后,血管阻力减小;再加上天气热易出汗,损失了一些盐分,于是产生了堪比吃降压药的效果,血压也随之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压病好了”。当你发现自己的血压有明显变化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绝对不可擅自加药、换药甚至停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